“走出课堂,到名人故居(纪念馆)里,在特定场域空间中,用别开生面的形式上创意文学课”,当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课程主讲老师王艳博士把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很兴奋。众所周知,浙江省是中国现代文学资源大省,灿若群星的浙籍作家,以及他们妙笔生花的作品,支撑起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直到现在,中国文学界两大著名的奖项“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也都是以浙籍作家的名字命名的。浙江大地上的名人故居和纪念馆里面,保留着这些文化大师的背影,在他们曾经的生活空间里上课,是一种生动别致的学习体验,以及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
我们之前在猜测,第一站课堂会是在哪里?是西湖边,新文化运动中最会写情诗的湖畔诗社纪念室?“歌笑湖畔,歌哭湖畔”里激荡着“少年中国”纯真的情怀;是白堤上,“孤山一片云”之中西湖俞楼的国学大师昔年旧居?难忘湖楼小撷,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是场官弄里,郁达夫与王映霞的“风雨茅庐”故居?富春江才子与杭州名媛“神仙眷侣”的生活,难逃大时代浮沉浪潮……实际上,提前一周老师就已经把创意文学课堂本次的地点和背景告知我们。前一天在行程安排之余,老师还把相关的文学史片段再一次让我们重温。今天,老师带我们去西子湖畔虎跑公园里的李叔同纪念馆。我们在课堂上刚刚学习过的“现代戏剧”单元,老师专门讲到过,李叔同是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时代的先行者之一,曾率先参加“文明戏”(话剧)的演出,积极推动了中国话剧的早期发展。李叔同是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曾任教于两浙师范学堂,后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蓝天”。今天有雨,一路行来,烟雨空蒙,山朗水润,钟灵毓秀。李叔同一生创作了大批艺术作品,在杭州期间达到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足迹曾踏遍西湖湖山,并把西湖的晨昏晴雨,风花雪月,花草虫鸟写入诗、入歌、入画。我们来到的虎跑梦泉公园,这里原先有定慧寺,就是这位现代艺术家、爱国高僧出家修行之地。同学们依照陈列顺序,仔细观摩学习。纪念馆共分三个展厅,正厅中央为一座高三米的李叔同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展厅内陈列着李叔同各个阶段的生活照片、历史资料,分别从文学、绘画、音乐、话剧、诗词、书法、佛学等方面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成就,以及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展品形象地展示了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绚丽归于平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他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我们边参观、边观察、边记录,尤其关注了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男扮女装进行戏剧演绎的精彩剧照。1907年,李叔同在《茶花女》中出演女主角“玛格丽特”,生动刻画了其内心世界,得到日本话剧界权威的高度评价……整个参观过程中,王老师也不时停脚步,对着陈列柜中珍贵的历史资料进行相关讲解。同学们之间也小声交流着参观的感受,无不钦佩先生的多元才华和爱国精神。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当年弘一大师常常吟诵的《禅宗无门关》中的诗句,启示着大家在似水流年的平淡日子里,不忘找寻生活意义的真趣味。这一堂创新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给了同学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开放式课堂。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感性地认知,理性地思考,更好地理解了作家的人格魅力与文艺贡献。这样的课堂,既生动新鲜,又耐人回味。期待在现代文学课里,走进下一站的作家故居,风雨之中,温情如初,犹如翩翩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