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
【传媒创客】杭州日报:我想在杭州开一家潜水俱乐部

发布日期:2016-07-07 17:37 浏览次数:

开篇语

7月,离别之愁与憧憬之梦交融的毕业季,又一批高校毕业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业?考研?出国?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这样选择——自主创业。

“双创”热潮下,涌现出大批90后青年面孔,尽管他们还略带青涩,但创意迭出、充满奇思妙想的他们为创业圈注了朝气与活力。创业圈需要这些年轻力量,他们同样需要前辈们的关注、指点和帮扶。或许,轻轻地推一把、短短地送一程,他们便能展翅高飞。

今日起,本报“爬山虎”栏目特别推出“陪跑一公里行动计划——爬山虎·毕业生创业服务月”系列报道,锁定刚刚踏上创业路的杭州高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圆你一个微心愿”的形式,集结各方资源、助力,为他们照亮最黑暗、最易摔倒的创业起步之路。

记者 毛晔

“我准备注册一家旅游咨询公司。”

“做旅游项目?”

“不是,开一家潜水俱乐部。”

舟山东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南校门门口,记者见到余韵致。一个齐颈短发、身材纤瘦、说话爽落的90后姑娘。

此时,杭州各高校已拉开暑期大幕,喧闹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清寂。就在几天前,余韵致穿上学士服,参加了2012应届生毕业礼典暨学位授予仪式,挥别四年青葱大学时光。

“毕业了,大家将各奔东西。”一个班37人,她是唯一一个选择去创业的。眼看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余韵致内心五味杂陈,站在创业路口的她既伤感、忐忑,又满怀憧憬和压力。毕业晚宴上,她和同学们喝了个酩酊大醉,抱在一块痛快地哭了一场。

几天后,余韵致启程台湾,在台北、台东的海水里泡了整整16天。这一次,她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五张潜水执照——潜水长资格证。

这个在深爱的潜水项目上很拼的女孩,希望将爱好变成事业:“我想在杭州开一家潜水俱乐部。”

创客自述

创客:余韵致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创业项目:潜水俱乐部

微心愿:找到高性价比的潜水场地及潜水教练

寻找合作伙伴

如果您手头有资源、经验、资金,能帮助余韵致的潜水俱乐部项目落地,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向她传达您的关怀与支持,并精心做好对接服务工作。

微心愿征集令

创业路不好走,缺资金、缺经验、缺人脉、缺方法,任何一个“缺”都可能致创业步履维艰。

 

一年用掉125支气瓶,拿到五张潜水执照

“我天生不安分、爱冒险。”余韵致朝记者扮了个鬼脸。

本科就读广告专业的她,曾在一家文化创意公司的文案岗位实习过,每天为不同客户撰写广告文案。然而,天天对着电脑的日子并未带给她愉悦感,骨子里的好动因子催促着她“跳出去”。两个月后,她离开了这家广告公司,将目光投向创业。

做什么好呢?余韵致在脑子里设想过N个创业项目,摄影工作室、婚庆公司……最后都因为“进入者太多”“自身缺乏竞争优势”而被逐一否定。

大三下半学期,她作为交换生赴台湾世新大学四个月,攻读公共关系课程。这期间,她偶然接触潜水项目,并被这个充满挑战的运动项目迷得一塌糊涂。此后,她多次往返台湾,还去过几次菲律宾,花了一年时间,耗用125支气瓶(潜水一次需要一个气瓶),相继拿到了OW(开放水域潜水员)、AOW(进阶潜水员)、RESCUE(救援潜水员)、DM(潜水长)、专项高氧证五张潜水执照,成为当之无愧的潜水达人。

去海边潜水易晒黑晒伤,是大多数女生的大忌,而爱美的余韵致每次下海,甚至连防晒霜都不擦。“你不怕晒黑吗?”记者问。

“当然怕啦!但是防晒霜会伤害到海底的珊瑚礁,我宁愿黑一点。”余韵致笑得眯起眼睛。

 

就读的广告班有37人,她是唯一毕业就去创业的

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找到工作,而余韵致还没有着落,大家开始为她着急。

“我想在杭州开一家潜水俱乐部,主营潜水考证和旅游潜水。”说出这个想法时,余韵致的父母和身边好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她在闹着玩。

不着急说服身边人,余韵致决意用行动说话。她将大学毕业论文主题定为《潜水运动在国内市场大众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实习生身份潜入上海等地的潜水俱乐部摸底考察,还发放了450份问卷在杭州市场做了一次潜水消费调研。

余韵致拿出她做的杭州市场调研报告给记者看。报告显示,450位受访者中,83.91%的人表示未来会尝试参与潜水运动,85.29%的人希望杭州开设潜水俱乐部。

“我对国内市场很有信心。一方面,潜水项目在国内刚刚起步,市场空间非常大。另一方面,杭州人的消费力不可估量,他们在休闲娱乐上的花费越来越舍得。”

几个月后,当余韵致呈上厚厚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时,父母和朋友们大吃一惊。父母决定拿出50万元支持她创业,两位好友也表示,如果项目做起来,他们愿意出钱投资。

 

手头资金有限,她正为找高性价比的场地犯愁

创业项目成型,起步资金到手,余韵致开始紧锣密鼓地找场地。

既然潜水是新鲜玩意,她决定从白领集聚的钱江新城、黄龙两个区块的写字楼入手。

“最后发现,这个想法行不通。”余韵致说,写字楼一楼的场地是最适合的,但是租金高得无法承受,她相中过一间200平方米的场地,但月租金高达20万元,着实把她吓到了。写字楼的高楼层场地租金会便宜一些,但由于潜水项目需要浇筑水池,对楼板承受力是很大的考验,并且高楼层场地的层高一般不足4米,而潜水需要设计跨步式入水台、2—3米深的潜水池,层高要求在4.5米以上。

基于租金、层高、楼板承受力等多方限制,项目入驻高端写字楼成为泡影。

潜水俱乐部还有其他安身之所吗?

余韵致突发奇想:能否搬到室外?用集装箱做潜水池?

仔细一琢磨,她觉得这个方案有戏。于是,立马开着车跑到龙井、龙溪等地,考察露天场地。

“把潜水项目搬到室外,解决了原先遇到的场地限制问题,但又有两个新问题冒出来了。一是如果自己去弄一块地,成本投入太高了,手头这点钱不经花;二是室外场地远离市区,又怎么吸引客源呢?”余韵致说,现在的她感觉与创业梦想只一步之遥,希望“爬山虎”栏目能帮她想想办法,在今年秋天能顺利开出潜水俱乐部。

 

希望作为传媒学子,在创业之路上能越走越好!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