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之地,绎品牌想象”,5月13日上午,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坊开幕式在杭州龙坞梅龙草堂拉开帷幕。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公共关系策划——创意想象力之培育”。本次中国公关教育工作坊会议地点创新地选择在了茶村龙坞,旨在用茶的语言说出公关故事。会议还利用了航拍、H5、微信推送等多种新媒体展现渠道,塑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后G20杭州会议”。从搭建平台的角度来说,会议让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产学研得以打破沟通鸿沟,在会议上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传播理念,对于提升中国公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有深刻意义。
杭州龙坞是龙井茶的主要产地,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驻足流连之处,为了给此次工作坊烙下更深的杭州特色,作为工作坊承办方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特地将会场选择在了杭州龙坞梅龙草堂。梅龙草堂创始人鲁芳华说,“茶是一种媒介,用茶的语言讲中国故事。于是我们在这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和想象。” 这一点与会议的主题相呼应,也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匠心精神相匹配。
工作坊的主办方——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副秘书长章兰女士表示,非常感谢浙大城市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如此别具一格地安排在杭州茶园召开工作坊。工作坊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这是工作坊第一次远离都市、走出校门,来到杭州这样一座有创意的城市,并且工作坊还很有创意地被搬来杭州茶园。茶园一日仿佛穿越千年,清新自然的环境,让人的思维更加解放更加清澈,更能让人畅所欲言,开阔思路与心意,创新创意不仅是此次中国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话题,也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一直致力于的理念与实践。
会议于上午9点开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代理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江全元分别为会议致简短而热忱的开幕词。
赵大力指出,当前国际多边会议越来越多,如杭州通过成功举办G20峰会已成为国家一张新名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用好公关语言,公共关系在此领域大有可为;学者是公关理论的总结者、行业发展的指导者和见证者,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推动者,希望诸位在公共关系学术教育,特别是战略传播、政治传播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本次会议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郭惠民和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副总裁陈阳联合主持。
郭惠民院长以“不忘初心——公关人员的自我修养”为主题探讨了公关从业人员的初心、激情、视野三方面问题。郭惠民特别强调:大学生们在当今专业淡化、学科交叉的时代,应当融通其他专业知识,不能固步自封,并将“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这12个字归纳为公关人员的职业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胡百精作了“在变革的急流中重返大学原旨”的主题演讲。他特别说明了优秀的学院文化对其院内专业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胡百精认为,一门知识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有与其他知识衔接、开放的可能性,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对于专业教育方式,他提出两个层面:对内重构和对外拓展。他还强调了重返基础的重要性。
华扬联众教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O潘建新主讲。潘建新则从公共关系创意实务教学探索的角度作了分享。他通过两个收效甚微的教育活动——“参观公关公司”“模拟新闻发布会”,说明了语境、兴趣、活学活用,这三点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是不容被遗忘的。
午餐后,开始的第二阶段由罗德公关亚洲区主席杜麦克Jean-Michel Dumont开始了下午场的演讲。杜麦克是一个会讲点中文的法国人,他专程为了这次发言特点赶到杭州,作为国际公关公司的代表,他全程用英语作了“创意,并非遥不可及”主题讲座。他非常喜欢创造力在维基百科里的定义——一种新的东西会带来新的价值。杜麦克认为对于一个公关公司或者客户而言,创造力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它不仅能使老板满意也可以令客户满意。
下午茶环节是本次工作坊的又一创意点。梅龙草堂的主人、中国著名茶艺师鲁华芳女士亲自为与会嘉宾们展示了茶艺,并由西湖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宋静配合朗诵,嘉宾们领略了一番生活中的茶文化美学。
后半程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副院长卫军英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系主任、教授杜国清、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系副主任、副教授赵新利、上海哲基公共关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虎作为主讲。
中传的杜国清老师指出,现在谈创新,不能够脱离时代背景和国家需求,现在的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已经不再是以往电视上的简单广告轰炸,而是要求更体现人文关怀的不同形式的创新。为了适应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接下来赵新利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他认为第一步是去了解和享受,第二步是打破偏见,爱上不确定性。王虎则认为在一个公关活动中应该策划先行而非创意先行。作为一位公关公司的执行董事,他在解决疑问的同时,还对公关教育提出了意见,希望未来公关界能够培养出策略与创意并重的人才。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教师、博士Thomas William Whyke作为国际代表谈了关于中国文化的英美印象等等,Thomas指出英国人很多都在学习中文,“学中文从娃娃抓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在也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呼应了本次国际化会议的主题。
最后,主持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副院长卫军英教授宣布本次工作坊圆满落幕。
后续:
嘉宾们在鲁总陪同下一同走上茶山,观赏了夕阳下的龙坞茶园,感受“万担茶乡”的清新与秀美。
会后多位嘉宾表示,往届工作坊都是会好,场地不好,本次工作坊别出心裁,会好、场地更好,并盛赞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师生工作团队的热情、创意、细致与周到。
本次工作坊很好地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会议包容度,展现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会议组织能力,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中烙下了杭州印迹,展现了杭州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并且搭建了高校公共关系及相关专业的产学研平台,同时,让更多国内外知名的公关企业、公关大咖、公关学者更关心杭州,共同为杭州的城市公共形象的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出谋划策。
本次工作坊中,全程跟踪拍摄的无人飞机是一个让人惊喜的亮点。这只无人机属于城市学院广告专业同学创业的INCH摄影工作室,工作室的三位同学都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创办INCH已有两年,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之一,致力于为师生拍摄高质量的证件照、写真照,在学生中已经小有名气。他们的创新创业与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不谋而合,更是对创新创意创业的努力践行,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