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听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记者是人类的无冕之王,影像是世界的私家相册。
——如果你热爱自由、崇尚创造,如果你梦想缤纷、激情四溢。
——如果你不合于流俗与陈规,如果你渴望走遍天涯,鞭挞丑恶、守护真理。
——如果你想要站立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记录每一秒让人感动的真实和美丽。
那么,未来四年里,这就是你最好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你事业的策源地、就是你梦想开始的城邸。
“广播电视学”,是我们对当代视听媒体的描述,也是对新技术下所有媒介传播形态的综合概括,它涵盖了新闻、纪录片、微视频、影视剧、广播电视栏目、广播电视综合艺术等一系列内容和门类,具有不断扩展的内涵外延,以及不可取代的特点和优势。
如果你是影迷剧迷综艺迷,对动态画面有良好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如果你是文学青年艺术咖,对故事有敏锐的构思和谋划能力;如果你是数字技术的爱好者,对数据新闻、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广播电视学专业是最靠近幸福的地方,它融合了技术、艺术、文学等多学科的语言,一定可以成为你愿意毕生探索的方向。
2.我将在这里学到什么?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强调学生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和综合性的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积极推进“视听艺术创作+传播”的特色发展方向;遵循“课程实训+创作实践+校园媒体模拟+专业媒体实战”的实践培养体系,在影视艺术创作和新媒体传播方向上深耕应用型人才培育。
课程主要包括大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等八个模块的八十余门课程,能够满足你对本科教育的大部分期待,通过四年的学习,你将在视听艺术创作、传播实践、思辨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成长。
由来自业界的资深记者编辑转型而成的“双师型”教师,和来自国内外名校的青年博士共同组成优秀教师团队,在现代化的传媒视听实验室、非线性编辑机房和虚拟演播室,为你倾情打造激情课堂,随时陪你一起,走进影像世界;走进多彩媒体生活;走进无限艺术创造。
广电专业部分核心课程
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专业教师合影
3.我将怎样度过这四年?
在未来的四年里,你将学习、训练、操作和掌握采访、写作、编导、评论、策划、摄像、制作、播音等一系列专业技能,在稳步前行中经历“从校园记者到媒体实习者到专业传媒工作者”的递进培养模式,学校的广电实验中心、校办新闻中心、广播台和电视台,将是常态性实训的大本营。遍布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地的20余个媒体基地,将成为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战场。我们着力打造成效卓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浙江电视台等机构联合拍摄百集电视情景剧《完美家庭》、数字电影《飘动的红丝带》等,从演员、摄像到制作等几乎都由我们专业的学生担纲。
与美国、新西兰等地多所大学合作的访学项目,以及一年一度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学周,将为你提供前沿和酷炫的国际一线传媒学习体验。
由广电专业主办或组织参加的各类微电影大赛、纪录片大赛、多媒体制作大赛、数据新闻大赛如火如荼,等着你初试锋芒、论剑天下高手。黑山国际电视节、南方短片节、西安国际影像节、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浙江省多媒体制作竞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等赛事的获奖名单上,都满满地镌刻着广电学子的名字。
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微纪录片教学周
2019年第三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获奖师生
4.从广电出发,我将走向哪里?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能拍摄会剪辑从写到播一把抓的全媒体专业人才,越来越具有核心竞争力。由于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活跃、善于思考和创造,广电学子的就业签约率、考研成功率、出国深造率逐年攀升,历届毕业生或在全国各级广电、报刊、网络新媒体、广告公司、制作公司从事新闻采访和栏目编导制作工作;或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宣传策划和经营管理工作;或投身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的大潮自主创业;或考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继续深造。在各条战线上屡创佳绩、捷报频传。
第21届记协主办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袁奇翔
201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A类)评委会特别奖获奖影片《海洋动物》导演张弛
联合国驻柬埔寨办公室 袁佳欢
近三届广电专业学生境外深造的主要高校
我们由衷地希望
在你最好的年华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能成为你的理想搭建者、梦想守护者、成长支撑者。
我们坚定地相信
四年的同行之后,在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的第一现场中;在优秀影视剧作品和纪录片的华美镜头中;在网络热传的爆款短视频中;在综艺节目和电视专题栏目的欢声笑语中;在人类信息传播、审美愉悦、优质文化内容生产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沿阵地中,一定会活跃着你们充实而忙碌、华美而炫目的身影。
你们的名字,一定会成为其中翘楚,未来的你们,一定是我们永恒的骄傲和自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梦里都有你的梦”,舞台已经搭建成功,
我们在中国最美、最浪漫的西湖和最便捷的互联网城市,等最华丽的你来留下最辉煌的演出。